电子书屋

电子书屋>黑洞公司简介 > 第139章(第1页)

第139章(第1页)

他将尚存之一息,尽用于抗争,而不愿徒死。他其实是要以这种方式,通向死亡。&ldo;陈诗孔子庙,横甚。&rdo;于是被抓。入了监牢,他知自己已尽完了最后的气力,&ldo;一日,取毫楮作自叙,赋《绝命诗》,以手扼吭而毙。&rdo;[28]

活着,非因苟且,而是视为余力,去做个人的拼争。这是从叶尚高到吕留良,很多明遗民的生命意义。

披阅史志,一日掩卷之余,忽然闪出这样的认识:既非殉国的烈士,亦非始终不渝、一息尚存便尽其绵薄的抗争者,相反,倒是某些名节有亏、曾入泥淖的转变者,于遗民现象的表现最有力焉。

不妨明言,这认识来自钱谦益的《有学集》。这是他乙酉年以后或者说主要是入清后的作品结集。

截于乙酉年,我对钱氏印象极差。那种感受,甚至引起了对东林‐复社的一定动摇。我很不明白,以钱氏低劣的人品,居然在这个进步的阵营中引领风骚、深孚人望,道理何在?从甲申国变后南都定策,到乙酉五月南京投降,钱谦益没做过一件让人佩服的事。他力主迎立潞王,漂亮的说辞是潞王较为&ldo;贤明&rdo;(其实并无此事),内里则的确是以党私摒弃纲伦,所以客观上授人以柄,使得马、阮等能够掌握主动,连累史可法被逐出南京,最终令弘光朝一开局就建立在不利的政治基础上。而造成这种局面后,钱谦益又尽显小人态,曲结马士英,几乎可以说沆瀣一气。又在最后关头,端出道学架子,阻止朱由崧迁都。而最为不齿的,是他转瞬之间变成降敌者,与赵之龙分别领衔文武大臣,献国都于满清。

《小腆纪年附考》曾引乾隆皇帝的话:&ldo;谦益一有才无行之人。&rdo;徐鼒且附以&ldo;真万世斧钺之公哉!&rdo;的评论。[29]如仅至乙酉年止,此论允谓精当。然通观钱氏一生,则既不精当,更谈不上公正,实际反倒应说是恼羞成怒的泼污之言。为什么?因为钱谦益于其后期生涯,大觉昨非,深切忏悔,抽身而退,以遗民姿态终死。对此,作为清朝皇帝的乾隆,詈以&ldo;无行&rdo;颇自然,而在钱氏本人,我们却认为是去&ldo;无行&rdo;而就&ldo;有德&rdo;。

钱氏投降后,官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,充修明史副总裁。但在职仅六月,即以病为由辞归。那时他五十三岁。康熙三年卒,终年八十四岁。注视这一时间表,我意识到两点:一、钱氏抽身极早;二、他用剩下的绝大多数光阴证实并守住了气节。

他的告归,名为身疾,实出心病;这样的消息,可以透过归里后的诗作而看出。《有学集》有两首写给著名遗民林古度的诗:抗疏捐躯世所瞻,裳衣戌削貌清严。可知酌古陈同甫,应有承家郑所南。

文甫为人陈亮是,兴公作传水心同。永康不死临安在,千古江潮恨朔风。[30]

诗题《观闽中林初文孝廉画像读徐兴公传书断句诗二首示其子遗民古度》。初文是林古度之父林章的表字,嘉靖间抗倭志士。诗中,&ldo;陈同甫&rdo;和&ldo;永康&rdo;都是指南宋爱国者陈亮(他是永康人);郑所南是南宋遗民,曾有诗句&ldo;此世只除君父外,不曾重受别人恩&rdo;;&ldo;水心&rdo;即南宋大儒叶适,他与陈亮为挚友并给他写了墓志铭,也是当时有力的主战者。抗倭、陈亮、郑所南、叶适……这样一些故事、英名布满诗行,所堆砌起来的是什么意象,不待明言。更况最后那句&ldo;千古江潮恨朔风&rdo;,&ldo;朔风&rdo;之指一目了然,&ldo;千古江潮&rdo;四字则道尽东晋以来长江所见证的一揽子历史,至于&ldo;恨&rdo;字,简直就溢于言表了。此诗之作,据编者目录所示,时间范围&ldo;起乙酉年,尽戊子年&rdo;,亦即最迟不超过1646年。

倘使诗篇由于用典的缘故,语意多少有些曲折,那么到了文章里,钱谦益的&ldo;立场&rdo;就彻底袒露无遗了。我们来看他为路振飞写的一篇纪念文章。据文首&ldo;故太傅路文贞公薨于粤。后十年,长子泽溥,迎柩来吴,葬洞庭之东山,属昆山归庄撰行状,请余书其墓隧之碑&rdo;,可知写作时间为1659年(路振飞卒于永历三年,即1649年)。路振飞以前我们多次提到,他在甲申国变至南都定策这段非常时期,扼淮阴要冲,整甲缮兵,保民全境,一切井井有条、气象甚严,但因忤犯马士英,被后者以其党田仰所代,弘光末,更遭到马党纠问,险兴狱;南京、杭州继失,他追随朱聿键于闽粤,1646年&ldo;道卒于顺德&rdo;。钱氏此文,对这位南明良臣极予褒扬,强烈突出&ldo;善类&rdo;之谊以及对立面&ldo;丑类&rdo;之恶,如云:当是时,阁部史可法以孤镇扬州,倚公为左右手。公每奏捷,阁部飞章亦至。士英忌滋甚。

而比之褒善贬恶,更惊人的是钱谦益毫不屑于隐讳他的明之遗民态度,对清朝军队公然以&ldo;北兵&rdo;相称,且全文一律奉明朝正朔。如曰:&ldo;乙酉八月,唐王即位于福州,改元隆武&rdo;;专门称颂路振飞&ldo;造隆武四年历,用文渊阁印颁行,所以系人心、存大统也&rdo;;对路振飞生卒年,则书为:&ldo;公生于万历庚寅九月二十五日,卒于永历三年己丑四月二十二日&rdo;,将清朝纪年彻底摒而不用。其果敢也若此!文章又特意记存、彰显路振飞的临终遗言:&ldo;生为明臣,没为明鬼。&rdo;复于末尾自称:&ldo;崇祯之终,永历之始。有臣一个,敬告青史。&rdo;而与传主求得完全的精神认同与共鸣。[31]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打捞闪烁时间  社会交往技巧  武则天  醉眼看金庸  青年斯大林  北京往事  婚姻处方  皇家悍妃/嫡女王妃要休夫  回忆里的旧时光  国画  可惜不是你  马瑞芳讲聊斋  清宫绝恋之醉清风  后来的我与他无关  女人慈禧  钟情一夏  相思未向薄情染  爱情往东  桥的故事  佛教十五题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